來看電影、看故事書、看展覽吧!
可以去看看展覽,「NASA一場人類的冒險」太空展,已經開展囉!
《贊助版成發》網頁已經完成,《回首與謝師》網頁除了有各位謝師宴的照片、影片,還有回首七年級時的青澀影像喔。

2015年3月7日 星期六

動機落差是最大危機

在科展校內評審全部結束的隔天看到這一篇,非常有所感,故分享於此。(只節錄最想分享的部分,可再點閱全文。)
各位同學:
當回顧研究歷程,你有多積極在思考問題、有多主動再想方設法在解決問題、有多努力再要求自我工作成果,就決定你有多少的成長,也決定未來你回想到這件事時,能有多少成就感。「夏蟲不可以語冰」,不曾經歷,不會知道!
你,學到多少?你,有多大的自主學習動機?看看文章,也自我檢討吧!

....
        這一次PISA評比亞洲全勝,再度牽動西方國家的焦慮,背後連結著全球化時代人才競爭的龐大壓力。英國國家廣播(BBC)的專題報導提醒,芬蘭的成績不斷滑落,若是不趕快改革,有可能如同諾基亞(Nokia)的衰敗。美國《紐約時報》也具體指出,「在數學成績,上海學生的平均程度,超前美國表現最好的麻州整整兩年半!」
....
        但是,習慣競爭追求好成績的亞洲國家,也並不覺得辛苦的亞洲經驗是典範。韓國媒體報導:「韓國教育本質是媽媽的壓力」、「孩子沒有夢想未來的時間」。
        到底,未來的人才需要什麼樣的教育?芬蘭經驗或是亞洲典範,哪一種才是對的方向?在各國名次和成績背後,此次的PISA國際評量,還有更多值得探討的訊息:
....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瑪斯.傅立曼(Thomas Friedman)在PISA成績剛出來時,寫了一篇專文分析。他說未來的世代若是希望維持中產階級的身分,一定必須終身學習,不斷增進自己的知識和技能。要做到不斷學習,就必須擁有自主學習的動機。
        「『數位落差』將消失,取代的是『動機落差』,誰能有動機、熱情和毅力,去使用隨處可得的便宜科技和資訊,就會是全球化裡的贏家,」傅立曼分析。
......
(節錄自《PISA成績背後三大省思:「動機落差」是最大危機》,原文刊登於教育家部落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