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電影、看故事書、看展覽吧!
可以去看看展覽,「NASA一場人類的冒險」太空展,已經開展囉!
《贊助版成發》網頁已經完成,《回首與謝師》網頁除了有各位謝師宴的照片、影片,還有回首七年級時的青澀影像喔。

2016年5月28日 星期六

6月3日土星衝日

土星是肉眼易見的大行星中離地球最遠的,在望遠鏡中,其外形像一頂草帽,被譽為「指環王」。土星衝是指土星和太陽正好分處地球兩側,三者幾乎成一條直線,此時土星與地球距離最近,在地球上觀察時視直徑比較大,亮度也最高,且整夜可見,是觀測的最佳時機。

土星的公轉週期是29.5年,會合週期是378天,也就是1年又13天。因此,土星衝的日期每年比前一年推遲13天左右,如2012年4月16日、2013年4月28日、2014年5月11日都是土星衝的日期。今年的土星衝即將在6月3日登場,亮度比去年的0.1等還要亮一點,這是因為土星環相對於地球的傾角比去年大,幾乎整個土星環都顯露出來了,而土星環是由細小的塵埃與冰粒所組成,顯露的面積愈大,能反射的太陽光愈多,地球上所見的土星也就愈亮!



















而且最近火星和土星的位置很接近,錯過5/22火星衝,這次可以一起觀察。

點連《2016/06/03 土星衝》,有更多關於土星及土星衝的知識。
2016年還有很多天象可以欣賞,點連《2016年的天文大小事》,文中都列出來了,地科學這麼多,實際去看看吧!
都說到這兒了,順便推薦一篇《2015的十大太空故事》。

靈魂還沒打卡,我還不能下班

說在前面:一位朋友問王文華什麼是「專業」,於是他寫了這篇文章。
                    最初在報上看見這篇文章,就想找機會分享給各位。
                    最近,各位正在做成發設計,對於作品目前的程度,你認為要做到什麼程度?
                    也許用這一篇的觀點,重新檢核一下,讓設計更好、更適合你的使用者吧!

2016-04-30 02:33 聯合報 王文華(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
一位畢業四年的朋友問我:「我穿著整齊、準時上班、按時完成工作、盡到本分,為什麼老闆還是說我不專業?」我想起Eris。

四月初,我在蘋果的iTunes上買了一張專輯送給朋友,朋友無法下載,我寫信問iTunes。
一位叫「Eris」的客服人員回信。
信的第一段應該是蘋果的SOP。她感謝我的耐心、重述我的問題、認知這問題的重要性,保證盡快幫我解決。短短四句話,安撫了顧客。
然後她說因為我的iTunes帳戶在美國,所以無法贈送專輯給住在台灣的朋友。她退款給我。
我簡短回覆:「謝謝你的服務,Eris!」
對大部分的公司或員工,到這裡就結案了。套句我朋友的話,Eris「按時完成工作、盡到本分」,應該算是專業吧。

但Eris的標準更高。
我致謝後,Eris寫給我第二封信:「我每天服務幾百位客戶,你是少數會回信道謝的。你讓我有動力繼續努力。」
這封信就不是SOP了。而是一個人,跟另一個人的對話。
我也再回信:「謝謝你個人化的服務!你沒有辜負蘋果品牌的高標準,我相信公司一定會以你為榮。」
她寄給我第三封信:「你的話讓我一整天心情都很好。我很高興你和我的互動讓你對蘋果的印象更好。蘋果最重要的信念,就是讓顧客愉悅。」
我覺得愉悅,也覺得Eris專業。她的專業,不在於第一封照SOP寫的信,而在於第二、第三封信。

專業有三個層次。
常提到的穿著、準時、按時完成、盡到本分,是「形式上的專業」
第二層是「內涵上的專業」:徹底了解做一件事的原因、方法、目標,並能靈活應變。
我看過應徵者,面談時西裝革履準時出現,但對我們公司一無所知,彷彿只是要來自我介紹。我自己也曾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當市場的反應跟計畫不符時,還是低頭硬幹。這些都是缺乏「內涵上的專業」。盡了「本分」,卻沒發揮「天分」。
至於Eris所表現的,是第三層「精神上的專業」相信做的事背後的願景和價值觀,超越本分地來彰顯那些價值。

具備這三種專業的人,能用腦、心、手、靈魂來了解一件工作背後創造的價值,然後用腦、心、手、靈魂來完成。用手打卡不叫專業,用靈魂打卡才叫專業。
標準太高?是!但為了生存不得不如此。在人工智慧的時代,沒用到靈魂的工作,遲早會被機器人取代。
但要達到高標不能只靠員工。員工專不專業,跟老闆大有關係。如果企業本身、工作內容、老闆作風,沒有用到腦、心、手、靈魂,員工怎麼會去用?如果我沒有寫信給Eris道謝,她也不會有第二、三封信。所以加強員工的專業,從老闆開始。
我本來要送朋友的專輯,是電影《寂寞公路》的原聲帶。電影中,一位記者貼身訪問一位作家。他用腦、心、手、靈魂來問問題,最後從作家身上看到了更深層的自己。
老闆抱怨員工,員工背後罵老闆,我們都在職場的「寂寞公路」。前方有一個出口,可以停止這個循環。那個出口的名稱常被誤解,叫「專業」。

延伸閱讀:王文華的FB《王文華 TOM WANG》,有更多值得一讀的文章。

錦和闖關行

這一年,都沒有什麼校外活動,終於會考完,和七年級的學弟,再次來到錦和參加他們的科學週活動,關卡和去年不同,只是已經比較“見多識廣”的你們,會發現有些已經玩過,或剛好之前上課上到,但沒關係,還是有不少沒玩過的呀!



吼!這酒瓶超難釣起來!


在麵包板上作小電路,成功了嗎?


這關好玩,一不小心就噴得滿身水,不過有想過為什麼水會上來嗎?


可恨哪!有散光的老師沒法玩這關,平常瞇著眼看黑板的明鴻竟然速度快到留名榮譽板!


摺紙還是吸引人哪,有想過為何那樣摺出來的線條就是拋物線嗎?


打道回府囉!情景難再,好好留念吧。

2016年5月21日 星期六

就在明晚

前面的錯過了,這星期日(22日)將出現的「火星衝日」,就別再錯過了。屆時,地球、火星和太陽將排成一線,在南方天空中,火星是最亮的一顆星星,且稍微有點發紅。而且當天是滿月,火星、土星、心宿二會形成三星拱月呢!
2016/5/22火星衝時,在天空中所在位置示意圖。

何謂「火星衝日」?觀察時間、方位、亮度?

另外,到這個月30日前,火星將到達11年以來最接近地球的位置,直到6月3日火星都會距離地球很近,也就是說,夜晚和凌晨時分,天空中的火星都顯得又大又亮。今年火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將為7530萬公里,相比火星有時與地球相距4億公里,這個距離縮短接近五分之四。

發現奧特星雲的無尾彗星C/2014 S3——馬恩島貓彗星

5月初,來自夏威夷大學天文研究所的Karen Meech教授及其團隊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C/2014 S3彗星的文章,認為該彗星幾乎與地球同時在內太陽系中形成,但形成不久後就被甩出太陽系,在奧爾特雲深處的冰冷區域被冷藏長達十幾億年。觀測資料表明,C/2014 S3更像是古老的岩質天體,而不像是近代形成遊離於外太空的小行星。
Karen Meech表示,我們所知道的大多數小行星都由於處在太陽附近而被高溫熾烤,而這是我們觀測到的首顆未被熾烤過的小行星。它是距離太陽約為地球兩倍的週期運行的彗星,軌道週期長達860年,溫度較現行長周期彗星低了幾百萬倍,意味著它源自奧爾特雲,最近,它的運行軌道則越來越向太陽靠近。由於它具有原始太陽系內部小行星的特徵其獨特性質可能會為揭開太陽系形成和進化的奧秘提供線索。

ScienceCasts: The 2016 Transit of Mercury (updated)


5月份,在各位緊鑼密鼓的準備會考時,日月星辰運轉依舊,而且剛好運轉出了「水星凌日」喔!影片的相關說明文章請點連《台灣無緣看2016水星凌日 別難過還有直播》。

這篇《3D版的水星凌日》,提供了兩幅影像,讓讀者可以靠自己的眼睛合成3D立體圖,確定有人成功,各位自己試試吧!

順便看一下2006年11月9日發生的水星凌日情景,當時台灣區可見,許多人將拍攝到的景象提供給天文台,請點連《水星凌日精彩影像欣賞,26年後再見!

剛好看到的美麗影像

參宿四之焰


天文學家利用歐南天文台(ESO)超大望遠鏡(VLT)及VISIR光譜儀,詳細觀測超巨星參宿四(Betelgeuse)周圍複雜且明亮的星雲。在這幅影像中,這個雲氣結構如同參宿四向四周噴出的火焰一樣,其實是參宿四向太空中拋出的大量物質所形成的。
說明文章請點連《參宿四之焰

夜空很美,香蕉也很美,就看你如何看,這是香蕉在MRI斷層掃描下的樣子。


影像來自網路文章:看完这30张图,你会怀疑自己从来没认识过这个世界!

數位工具未必有益學習

摘錄自  洪蘭/數位工具未必有益學習    全文請見《親子天下》78期   
......
過去我們都以為多媒體的圖音輔具可以幫助學生學習,但是沒有想到,資訊一旦超越大腦的負荷時,學習反而下降。工作記憶的容量有限,只有7±2那麼大,若是什麼都想要,就什麼都得不到(Trying to be everywhere, end up at nowhere.)。
有一個實驗是請二組學生閱讀同一篇文章,但是link的數量不同,結果發現link愈多,學習效果愈差。
另一個實驗是一組學生上課時可用筆電查詢,另一組不行。因為學生會濫用上網機會去查電子郵件或聊天,因此每次的上網,電腦都把它記錄下來。結果發現沒有用電腦的學的比有用的好,而可以用電腦的那組學生中,只查跟課程有關的,跟偷上網購物、做別的事的,成績竟然沒有差別。實驗者認為這是大腦的專注力和認知資源被分散了,所以學的反而較差。
還有一個研究是請二組學生看學生內容不熟悉的CNN新聞報導,例如非洲馬利共和國(Mali)的暴動。一組是純看電視,沒有字幕也沒有圖片;另一組則有圖片和字幕,看完後作測驗。
實驗者以為第二組會學的比較好,想不到反而比第一組差,這是因為對一個陌生的訊息,我們需要全神貫注去處理它,它會占據工作記憶的全部空間,當我們轉換作業(如看圖片)時,它需要能源去提取新作業的規則,並把前一作業的訊息擋掉,轉換的過程也需要時間(至少五百毫秒),認知的負擔加重,就會減弱思考能力,增加我們忽略訊息或錯誤解釋這個訊息的機率,這個轉換的代價(Switch Cost)就使學習效果反而不及專心看新聞的第一組了。
......

2016年5月15日 星期日

曾經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從認清自己的問題開始。」
「為了將夢想化為現實,就要先將方法具體化。」
「獲得成功,要有一定的運氣和時機,但勤奮是基礎。」
「意志力是面對長遠目標時的熱情和毅力!」
「夢想的實現並非來自奇蹟,而是來自汗水、決心和苦練!」追加一句「方法也很重要!」

理解、分析的腦
堅持到底的心
複習!複習!複習!

會考前兩天上課,釋興說:「哇!會考從一年後、一個月後、兩天後,要變成三天前了!」
如今,會考真變成了過去式,這些字樣,留念吧!但這些話,這些日子的體悟,讓它成為你的一部分,跟著你走向以後!

一的力量

一的力量這本書說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一個關於小男孩成長的故事,一個關於拳擊的故事,一個關於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南非的故事,一個關於「蝌蚪小天使」的近似神蹟的故事,但我想,它更是一個帶領讀者學會看見人或事物的本質的一個故事。

「老博的一生全神貫注在微小的事物上,他的目光總是在尋找事物背後重要的意義,他知道大自然謹慎的守護著自身的祕密,也明白應先有好奇心才有準確的觀察。『一定要時常發問,是的,就是這樣,也許答案姍姍來遲,但如果你用頭腦與眼睛等待,一定等得到。』」
「橘皮耶教我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未雨綢繆,在災難來臨前先複習解決方法,他的腦袋是一張緊急應變計畫網,總是先設想最糟的情況,所以事情發生時他已經想好處理方式。」
「哈皮的名言:『先用腦,再用心。』勝利得靠智取,情緒會遮蔽理智,是天然敵人。」

「一的力量」是勇於獨善其身,勇於反覆思索真理,且不受傳統或既得權力者似是而非的論調所蒙蔽。--這是故事中的一種「一的力量」,隨著主人翁皮凱的經歷,有更多「一的力量」,但沒有故事,這些話像是教條,所以,自己去讀讀這個好看的故事吧!

發明癌症試紙的男孩

原來以為這本書內容,是關於「一位15歲的少年如何發明了癌症試紙」,讀了一小段,以為是關於「一位15歲的少年發明癌症試紙的艱難歷程」,再看下去,發現是關於「這男孩如何堅持對科學的熱情」,他發明癌症試紙有何困難的過程?他如何堅持?而且他的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自我懷疑、受到校園霸凌、摯愛的人過世等,他如何面對?看完書你還會發現,癌症試紙只是他的其中一項研究,他做這些研究的目的在哪?更可以從他的描述中看見一個中學研究者的世界,所以這不只是一本成功者的自傳而已喔!

2016年5月5日 星期四

放膽射月!全球最聰明大學「奇點」教我的事

放膽射月!全球最聰明大學「奇點」教我的事「奇點」大學?念「ㄑ一ˊ」還是念「ㄐㄧ」?看完推薦文你就知道囉!

能不能在 10 年內改變 10 億人的生活?這是奇點大學挑選學生的標準。它集合矽谷創業家、Google、NASA 的資源,自 2009 年開始,每年提供 10 周的暑期課程,招收來自世界各地 80 名學生,鼓勵學員針對世界上的重大問題,像是生技、機器人、貧窮、教育等,發想創新的解決方案。 -

這些問題太大?奇點大學用世界上最尖端的科技啟發學員,像是 Google 無人車、NASA 實驗室、史丹佛大學的基因轉殖。你的計劃需要專業協助?奇點大學找來可口可樂的行銷顧問、Google 工程總監。
實現計畫需要錢?奇點大學一通電話幫你找矽谷創投。

創辦人之一 Ray Kurzweil,在 2005 年出版了《奇點迫近》(The Singularity Is Near)一書,提出如今的科技是以指數型加速發展。他預測到了 2045 年,人類社會將來到一個奇異點(singularity),就像是宇宙大霹靂中的奇異點一樣。屆時科技超越人腦,成為人類社會爆炸性成長的起點。人類將會面臨全新的課題。於是 2009 年,一群創業家,包括 X Prize 創辦人 Peter Diamondis、 知名未來學家 Dr. Ray Kurzweil、網際網路之父 Vin Cerf 等人,決心規劃出世界上最顛覆想像的課程,因此有了奇點大學。

目前奇點大學造就了 45 家新創公司,以及各種天馬行空的前瞻性點子,包括在開發中國家列印住宅、手擲農業探查飛機、公民投票平台等等。

會想介紹這本書,除了因為首位台灣出身、通過每年數千名全球申請者的競爭,進入奇點大學的葛如鈞,在書中分享了他這趟旅程的經歷及感想,更因為從書中可以看到面對未來社會,需要怎樣的人才,可以窺見科技最前端發展到什麼地步,還可以發現要改變十億人的生活,需要的並不是發展些昂貴、高科技的東西,而是讓高科技為人所用,發展出貼合人們需求的東西。找來長見識吧!過去的科幻,將是未來的現實啊!
(目前作者有設立「奇點台灣」臉書粉絲專頁,分享關於世界正在指數型變遷的相關消息)

請問侯文詠: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

你不是真的很愛錢吧?生命最重要的是什麼?
興趣可以當飯吃嗎?要怎樣才知道自己的興趣?萬一投入時間和資源後卻沒有得到前途或錢途,豈不是虧很大?
假如事情最後的結果注定是「失敗」,堅持下去,豈不損失更大?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及早放棄、停損呢?
你怎麼度過低潮的時刻?
我就是會緊張,怎麼辦?
花時間閱讀課外書,對我們的未來的格局有用嗎?
你覺得讀文學書比較low嗎?
或許最大的問題,是和自己不熟吧?
世界可以被改變嗎?

侯文詠的演講、對談、官網中,總有許多人提出疑問。有時候,礙於時間不夠;有時候,礙於答案太長,太多來不及回答的問題,就這樣留在他的心裡,於是有了這本書。侯文詠想要邀請讀者,開啟一場與自己對話的旅程,回到事物的本質思考,用熱情來尋找答案。值得正在成長的你們細讀,還有~~細想!